2020年上半年爆发的疫情,对多个行业都造成了较大的冲击,空调市场更是发生了“巨震”。过去多年从未发生变化的头把交椅之争,在上半年易主了。稳坐国内空调市场的第一的格力,被另一家中国企业抢走了一哥的位置。
在2020年这样极端环境的测试下,空调市场的格局也正发生一些变化,一方面,市场份额已经逐步开始向头部集中;另一方面,美的今年的全渠道市场份额已超过格力,成为行业第一。
华安证券(7.370, -0.01, -0.14%)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以美的、格力、海尔为首的空调三巨头,CR3内销市占率同比提升了6.1个百分点,CR3外销市占率同比提升了3.4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不管是内销还是外销,美的市场份额的提升都最为亮眼,全年累计内销市占率31.9%,同比提升5.2个百分点;累计外销市占率36.6%,同比提升6.1个百分点。
众所周知,在过去的24年,格力凭借着诸多核心技术,稳坐国内第一的位置,但从格力发布的半年报来看,其不仅没有继续神话,还远远落后美的。从营收来看,格力上半年的空调业务营收达到413.33亿元,同比下滑47.89%。
而抢走其位置的美的,上半年空调业务营收虽然也有下滑,但幅度仅10.37%,而且其空调业务营收640.3亿,是格力的1.5倍。就空调业务的营收而言,格力的确是落后美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黑天鹅事件影响。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空调行业终端市场销售、安装活动受限,终端消费者需求减弱,导致整个空调行业都不景气,整体销量下滑16.5%,市场销售规模下滑21.6%,空调整体利润下滑20.7%,而覆巢之下无完卵。
格力空调营收大幅下滑也可以理解,毕竟其最大的优势是线下渠道,线下市场份额占比全国第一,而疫情期间受影响最大的便是线下渠道。反观美的,在疫情的笼罩下,其依托完善的线上销售体系,空调销售所受影响相对较少。
不仅如此,目前美的的线下市场份额已经超过30%,仅次于格力排名全球第二,其不断逼近格力的市场份额,也是营收超越格力的原因之一。如此看来,随着销售线上化趋势,格力若是后期无法追上美的,两家公司之间的差距将越来越大。
而从格力上半年的动态来看,其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其不仅在线上大规模促销,开扩“董明珠的店”,董明珠甚至还亲自直播带货,为格力拓展销售渠道,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疫情带给格力线下业务冲击的影响。
可见,对于格力来说,这场疫情是一次非常严峻的考验。除了疫情的影响之外,格力失去第一的位置,也与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大幅让利,以致于牺牲利润有一定的关系。
虽然美的如今是反超了格力,但从长远来看它的胜利是建立在牺牲利润的基础上,未来能否坐稳第一的位置还是未知。
电视、空调、洗衣机纷纷涨价!发生了什么?
自 2020 年下半年,多个家电品牌上调了产品的销售价格。春节假期,很多行业都会迎来一波消费热,各路商家纷纷打起 " 价格战 ",那么,家电行业也是这样吗?价格是否有所上涨?2 月 17 日,记者采访多家家电品牌了解到,部分家电产品确实涨价了,短期内价格比较平稳。专家表示,家电涨价受到原材料上涨影响,但品牌升级也是重要原因。
部分家电价格上涨 10%,市民持观望态度
中午,记者在一家家电购物商场看到,有部分家电商品正在打折促销,前来选购的消费者并没有很多。
在一家空调店内,工作人员方女士告诉记者,店内空调价格比较平稳," 不过,一些新款空调的价格有点上调。" 另外两家品牌空调的工作人员则表示,没有收到涨价通知,价格跟年前没有变化。方女士告诉记者,一般来说,春节不是家电消费的旺季,等到 3 • 15 前后才会到销售旺季,此外还有些购物节,打折促销力度比较大," 今年春节虽然也有打折活动,但是销售并没有很火热。"
随后,记者咨询了电视销售价格的变化。工作人员于女士介绍,受到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不同类型的电视价格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显示屏、钢、铁 …… 各种价格在去年都涨了。" 于女士说,部分电视的价格上涨了 10% 左右," 比如 2000 元左右的,会涨 200 元;5000 元左右,涨四五百。" 此外,她还向记者表示,涨价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第一波在去年国庆假期前后,最近一次是在元旦假期。
此外,还有其他家电视、洗衣机等品牌工作人员也表示产品涨价了。在另一家购物商场的工作人员介绍,店内几款洗衣机也已经涨过价了," 比如这款售价 9000 多元的洗衣机,就涨了 800 元。"
市民秦先生告诉记者,正在给儿子新房装修的他也发现家电涨价了。" 我记得去年秋天看的 4700 多元的电视机,现在都卖到 5600 多元了。" 秦先生说,有些家电没买,目前还在观望。
受原材料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
据媒体报道,多个家电品牌曾向经销商发出涨价通知。其中,美的集团从 2 月 1 日起,热水产品、厨房产品、经营水产品开单价整体上浮 4%-10%;海尔自 1 月下旬起,统一提高热水器的售价,上涨幅度为 5%-20%;TCL 则表示,自 1 月 15 日起 , 白电产品全面涨价,涨幅为 5%-15%。
家电产品价格上涨,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品牌打造等多种因素影响。奥维云网显示,自 2020 年第二季度开始,全球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与冰箱产业相关的化工、能源类价格增长更为突出,所以冰箱价格有所上涨。当然,这种情况也表现在空调、洗衣机等家电品类中," 原材料涨价带来的经营压力持续上升,空调价格的回调和结构升级也拉动均价回升。"
原材料价格上涨是原因之一,此外还有家电公司更加注重对品牌的塑造。以前,许多品牌通过低价的形式来拓展市场,但是总以降价的形式出现会让品牌更加低端。如今,家电行业更加注重对品牌的建立,逐步地向中高端转型,这一观念的形成也会推动家电行业的价格上升。
涨价主要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目前价格已经平稳了,基本的价格走势已经稳定在涨幅的基础上,短期内,再涨的可能性不大。
2020 年下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对家电企业成本端形成较大压力。华安证券分析师虞晓文认为,在原材料涨价的背景下,对于消费者有更高议价能力的品牌能够对终端销售进行涨价,而主打性价比、凭低价竞争的中小品牌却难以通过涨价来抵消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
美的空调服务去中间化,直付工程师,能过这三道坎吗?
“美的飘了,搞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来为难师傅,然后罚款,现在又降低安装费,和安装师傅做对就是找死,别忘了,一般用户都会问安装师傅什么牌子的空调好。”“真为了安装工人好?那就不用降低了,原来多少直发工人就是了!名义上为了安装工的利益,本质还是厂家为了省钱!其实不用说的这么冠冕堂皇。结果等着看。”“学美团割韭菜,小心割死自己,这活不是送外卖。”“今年夏天美的销量一定大减,一方面是严厉打击串货,更重要的是降低安装费,因为安装费和其他品牌差不多了,我推荐给用户什么机器都一样,美的回访制度又严格,还得给用户开通物联网,麻烦死了。”“要好的服务就必须有好的待遇,网点和经销商不留利润空间怎么服务呀!跟美团学习是不行的,这是技术工种,只有网点才知道哪个师傅勤快技术咋样,数据是分析不了的。”
也有个别赞成美的空调直付一线工程师的改革。“作为安装工,这样肯定更好,中间网点的老板要慢慢被淘汰了。”“网点,经销商,克扣安装费太多,这次美的直接给安装工人,赞同。”“是要取消这些黑心的网点,本来厂家结算的费用就低,这些黑心的网点还要中间克扣一大部分走,做网点的又没有什么风险和本金,本人之前也是做美的售后,慢慢的美的框框条条太多了,实在不适应,后来投靠董小姐了。”
美的空调服务为何要去中间化?有自媒体发声说,这是围绕“直达用户”战略主轴,率先在行业探索“安装费、维修费全面直付服务工程师”模式,最终通过赋能服务工程师,全面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和体验感。“家电人”认为,美的空调此举的出发点是好的,想学销售渠道压减代理商去中间化,既可以节省成本又可以响应快速直达,但忽视了空调服务业的特殊性。
首先,空调安装工是个高风险的技术活儿,不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空调安装很多都是高空作业,同时工人还需要懂得空调安装技术,否则会有爆炸的风险,属于高风险工种。另外空调使用效果也与是否合格安装有很大的关系,这就是说要培养一个合格负责的安装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特别是近来年,年轻的新生代不屑于干这一苦逼的工作,如果你在旺季临时抱佛脚,即使出高价,估计也很难招到工。而服务网点在当地都会有稳固的服务网络,也有固定的安装工人,在紧急时刻还是能顶得上打得赢。其次,自建服务渠道直达工程师,需要投入更多的财力与人力。美的空调这次变革意在直达工程师,组建自有直达服务网络,弱化中间服务商的地位。但要知道,全国范围内美的空调的工程师在旺季需求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对于这些工程师美的空调如何去安置与管理?纳入不纳入美的自己的劳资体系?上不上五险一金?淡季的工资收入谁来保证?如果出了人身风险美的会不会去承担?这些问题也许对于各地的服务网点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毕竟他们是一个规模不大的小公司,而美的作为一个知名上市公司能不能承担如此多头难测的风险?最后,销售往往和服务混搭,去除服务中间化,也意味着要损失部分市场销售。
在三四线城镇空调市场,往往销售是和服务为一体的。如果美的空调去了服务中间化,那当地是经销商还会不会全力去推美的的产品?因为商家都是趋利的,假如做格力、海尔空调,销售加安装的收益算下来比美的的高,那自然不会去推美的空调。综合以上三点,“家电人”认为,美的空调直达用户、直付工程师的初衷是好的,但美的高层也要想好了,这件事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想真正实现自己的初衷,不走歪就必须要跨过以上三道坎。假如在竞争激烈的当下,美的空调因为服务而掉了销售的链子,因为服务而连累了品牌口碑,竞争对手格力、海尔等乘机举“服务战”大旗,那到时候美的空调哭都来不及!美的空调服务去中间化,能成功吗?